释彦能是释永信事件的又一个受害者

   2025-08-04 43
核心提示:嵩山少林寺,这个曾被武术爱好者奉为圣地的地方,最近因为住持释永信的事情,再次成为了大家议论的焦点。其实,早在十多年前,陈
嵩山少林寺,这个曾被武术爱好者奉为圣地的地方,最近因为住持释永信的事情,再次成为了大家议论的焦点。

其实,早在十多年前,陈木胜导演拍那部《新少林寺》的时候,事情就已经开始了。

那会儿,少林寺住持释永信就已经运用了自己手里的权力。

曾经为少林寺立下汗马功劳的那位“爷爷辈”弟子,被硬生生降职成了“孙子辈”。

这位可是来自少林寺的第32代武僧,法名叫“行宇”,释行宇。

他现在叫释彦能,早就成了身家上亿的武打明星了。

不过,这段被迫改名的“耻辱往事”一直让他难以释怀。

一、

说到辈分的话,释彦能比释永信要高上一辈。

当年,释彦能是少林寺第32代武僧,师从少林寺武僧队总教头德扬禅师。

因此,他获得了“行宇”这个法号。

照如今少林寺的辈分排列,第31辈到第35辈依次为德、行、永、延、恒。

释彦能的法号“行宇”是第32代的弟子。

新中国成立之后,少林寺的第一位住持是释行正。

因此,从辈分来看,释彦能和释行正算是同一辈的。

所以,按照辈分,释永信比释彦能要年轻一辈。

那会儿,释彦能在少林寺里,释永信还只是个知客僧,应该得叫他一句师叔。

现在,释永信作为方丈,可是不把释彦能放在眼里,非得让他自己降辈分,否则就别考虑演《新少林寺》这部电影了。

那会儿,陈木胜导演在筹备拍《新少林寺》,打算邀请已经挺有名气的释彦能加入演出。

就在所有事都安排妥当,准备开机的那会儿,忽然有一天,释彦能接到个电话,告诉他少林寺不允许他出演。

这让释彦能有点摸不着头绪。

一个正宗少林寺出来的武僧,怎么就不能演一部讲少林寺故事的电影呢?

电话那头含糊其辞,倒是也没把话说明白。

后来少林寺那边还说,这电影谁都能演,就是释彦能别演。

直到释彦能找到负责对接少林寺和《新少林寺》团队的傅华阳,他才搞清楚这事儿。

其实,牵头这整个事情的,就是住持释永信。

原来他们的理由是,因为释彦能属于“行”字辈,而释永信则是“永”字辈。

遇到住持的话,正常说法就是叫“住持师傅”或者直接叫“住持”。如果关系熟一点,也可以叫“师傅”。

就是叫“师傅”啦,别的叫法要是逗人笑的话,倒也不常见。要不还是按习惯叫“师傅”,这样比较正式点,也不容易惹笑话。

这个理由让释彦既气得跳脚,又忍不住觉得好笑,真是又气又笑。

他摇头叹气地说:“那会儿的少林寺也有点小团体,也挺势利的。”

当年释彦能在少林寺待着的时候,作为武僧曾代表少林寺出去表演过。

来自各国的领导人都曾到少林寺参观,释彦能也作为代表和他们一起进行文化交流。

少林寺的每一草每一木,都能看到释彦能的踪迹。

就连少林寺禅堂里那些挂的画,都是释彦能亲手钉上去的。

现如今,释永信一句话,就把他参演《新少林寺》的资格给剥夺了。

更让人觉得讽刺的是,要释彦能想参演的话,少林寺还得有个条件。

就是把释彦能的“行”字辈降成“延”字辈。

这样就比释永信的“永”字辈少了一辈。

听到这个规矩,释彦能立马火冒三丈。

可是少林寺那边就一口拒绝,不肯松口。

就连陈木胜导演也去劝他说,偏偏就只是一部电影而已,没啥大不了的,下一次拍戏我一定还会找你的。

不过释彦能就是咽不下这口气,《新少林》他非得要演不可。

为了能够上台演出,释彦能只得咽下这口气,把名字从“释行宇”改成了“释延能”。

为这个事,他还专门给他的师傅德扬禅师打了个电话。

德扬禅师说,只要是为了帮助你实现梦想,这都没啥关系。

只要降低些身份,戏就能开始拍了。

他感慨地说:“我对‘能’字没啥要求,辈分是少林寺那边定的,32代变成34代,爷爷变孙子,少了两辈,就得拍了。”

可说起改名字,已经成为释彦能心头的一块心病。

之后,释彦能也没有把名字重新改回去,反而把“延”字改成了“彦”,变成了现在的释彦能。

二、

虽然被逼着改名字这事让释彦能心里挺难受的。

不过在他心里,少林寺依旧是他生命中无法抹去的烙印。

他现在能够变成身价过亿的武打明星,所有的一切都得归功于他和少林寺的缘分。

1978年,释彦能出生在山东章丘一个警察家庭中,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是警察。

不过,释彦能没有走家里的路线,而是一部电影让他的人生彻底改变了。

1982年,李连杰主演的《少林寺》在内地上映啦。

一角钱一张的票,创造了1.6亿元的票房纪录,放到现在,简直没人能比得过。

《少林寺》火遍大江南北,成为了许多青少年了解中国武术的入门之作,也让人们对少林寺充满了向往。

释彦能也一样,毫无例外。

那会儿从电影院一出来,释彦能满心激动,直接在街上打起了滚,结果不小心还把牙给磕掉了。

《少林寺》似乎带着一种魔力,让释彦能牢牢被吸引住了。

在他心里埋下一颗迅速生长、开花的中国武术和电影梦想的种籽。

1990年的时候,只有12岁的释彦能满怀热忱,毅然决定投身少林寺学习武艺。

他这个决心,受到了家里人的极大反对。

他下定决心后,靠着那份敢作敢当的勇气,独自一人踏上了前往河南嵩山少林寺的旅途。

释彦能说,那辆载着他的绿皮火车一开动,好像一眨眼就过去了十几年。

可事儿的发展,可没想象中那么顺风顺水。

由于少林寺不接纳他,释彦能也只好先在山脚下的武术学校找个落脚的地方。

可即使这样,也没有让释彦能的决心减退。

想进少林寺,释彦能打算先回山东,去找他的一个老同学。

这位兄长正好在少林寺,结果也帮了释彦能,勉强让他进去修行。

之后,他拜少林寺武僧队的总教头德扬禅师为师,获得了“行宇”这个法号。

终于有机会来到少林寺习武,释彦能格外珍视在寺里的每一分每一秒。

不过,艰苦的修炼也在磨练着这位少年的意志。

少林寺的日子可没传说中那些武侠里的潇洒和浪漫,反倒是一天天的辛苦和重复的练功。

刚开始,释彦能就只算个普通的俗家弟子,每天就是早上早课、晚上晚课,吃素念佛压根没碰到少林功夫。

可是释彦能不想丢面子,觉得就这么走人不像话。

直到后来少林寺选拔武僧的时候,释彦能被选上加入了武僧队伍,也算是真正迈入少林寺的武林生涯啦。

释彦能的日子,大概就是冬天练到三九,夏天到三伏的时候,反正就是这么折腾自己。

一大早起来,忙完家里的事之后,就开始练功,基本上一做就是十几个小时。

没有点空闲,也没什么玩乐的项目。

少林寺的日子磨炼着释彦能的身心状态。

释彦能提起在少林寺的那些时光,感慨说自己冬天从来没穿过棉裤、棉袄,都穿着夏天的衣服,冷了就坚持练功。

洗澡、洗头、洗脸全靠一块肥皂,一个东西搞定。

一大早起床,先干点重活,然后就投入长达十几个小时的练功,体力常常耗得差不多。

晚上总算能歇一歇,释彦能还得再继续琢磨一些功法。

那会儿,释彦能在少林寺的日子过得特别俭朴。

他每个月的生活开销不到30块,算下来每天也就不到一块钱。

不过,正是这段经历,让释彦能锻炼出了远超常人的意志品质。

少林寺的日子,让释彦能真正领悟到什么叫坚持。

这份坚持,也让释彦能一直没有放弃当武打明星的梦想,最终终于摸到了自己心里的那个目标。

三、

2003年,命运把橄榄枝伸向了释彦能。

那时候,在深圳当导演的一个朋友给释彦能打了个电话,说周星驰正在挑选《功夫》的演员,让他去剧组试试。

第一次面试时,释彦能随意拍了几张照片,留了联系方式就离开了。

后来再一次面试时,他碰到了洪金宝,展示了各种腿法和拳法。

就在那会儿,周星驰正式确认了他的角色。

后来,释彦能被安排出演《功夫》里的“十二路谭腿”苦力强角色。

周星驰也挺喜欢功夫的,为了找到合适的苦力强演员,他面试了超过百名应聘者。

后来周星驰在不少公开场合都讲过,当时选角时就被释彦能的腿功给折服了,觉得他绝对是演苦力强的最佳人选。

而《功夫》这部电影,也算是释彦能走红影视圈的一个开端了。

看到难得的机会,释彦能在《功夫》的拍摄中可是拼尽全力,追求完美,他那“拼命”的敬业态度,真让人敬佩不已。

为了达到拳拳到肉的逼真效果,他每个动作都拼尽全力,不停地反复琢磨和调整。

拍摄时,竟有三个人被他的“十二路谭腿”直接打到昏过去,只得紧急送院救治。

就连在一次比试中,周星驰也没能逃过,释彦能一不留神就把他一脚踢飞了。

在释彦能看来,动作表演就是那一瞬间的事,必须要做到极致。

大家都知道他是少林寺出身,释彦能觉得自己每个动作都得让签约公司和老板看得起,拼劲可是少不了的。

可他说得那叫一个拼命,释彦能的这些拼劲,让周星驰看得直皱眉头,心里头还真挺担心的。

释彦能回忆说,有一次,周星驰看完他拍的那些镜头后,轻声提醒他,有些镜头还得找替身来拍。

充满拼搏和干劲没错,可是那种不顾后果的拍摄方式,实在太危险了。

要是受伤的话,可能会让释彦能再也当不了演员,彻底把他的演艺道路给断了。

刚踏入娱乐圈的释彦能被周星驰的关心弄得特别感动。

到这里,刚出道的释彦能正式迈出了他在功夫电影圈闯荡的第一步。

就像他曾经怀揣的用武艺闯荡江湖的梦想一样。

接下来,释彦能陆续与甄子丹、成龙、刘德华这些大牌演员展开合作。

在2007年的《导火线》里,释彦能扮演的阿虎相当凶狠,片中他和甄子丹的“打斗”戏份真是精彩纷呈,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
没过多久,释彦能又在《叶问》里跟甄子丹再次搭档演出。

他在剧里扮演武痴林,充分展示了中国武术的侠义精神和那股热血冲动。

之后,释彦能接连出演了《新少林寺》和《智取威虎山》这些动作片,一直在动作电影圈努力耕耘,终于稳稳站住了脚跟。

四、

不过,释彦能的成名之路并不像他自己想象的那般顺畅。

他曾经觉得自己渐渐小有名气,觉得自己应该能当主角。

尽管如此, sticks的依然是一些配角或者配角的角色,寻找他的还是这些。

这一度让释彦能感到挺压抑的,心情也变得低落起来。

当年拍完《功夫》之后,释彦能顺势跟周星驰的公司签了约。

可就在这段时间里,释彦能接的戏就少得可怜,赚不了啥钱。

不过,他还是不忍心忘了当年周星驰拉他入行的那份情谊。等到合约一到,他才决定走人。

释彦能曾一度觉得自己才华出众却没有遇到合适的机会,心态也变得有点乱。

明明比不少人都牛,但偏偏总演不了主角,心里也难免有点怅然若失。

就算如此,释彦能依旧没有放弃成为功夫明星的梦想,而且每个角色都拼尽全力,力求做到最好。

在《导火线》这部片子里,释彦能那场动作戏的危险程度可是相当高啊。

只要稍微不留神,脑袋就有可能撞到地上,要是运气差点,最后可能就成了高位截瘫。

拍摄的时候,他的左耳耳膜也给打穿了。

就算一回头看自己演出时还会心跳加速,这也没阻止释彦能继续坚持这种“拳拳到肉”的演绎方式。

虽然释彦能还是挺渴望当男一号,但他心里也清楚啊,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把手头的角色演好,别光想着走红。

内心真正喜欢这份职业,能推出一部好作品,才是一个演员的真正追求。

释彦能心里明白,许多江湖前辈,无论是演技、作品还是资历,都比自己强出太多。

虽说他们在演艺圈里拼了不少年,经历了 ups and downs,难免也会碰到挫折和郁闷的时候。

作为新一代的功夫演员,他理应继承前辈们那股拼搏奋进的精神。

身为功夫演员的一员,得把自己的事情做好,把接力棒传下去,承担起功夫电影未来的责任。

现在,释彦能早就熬过了每月30元的苦日子,从少林寺走出来,也算是历练不少了。

他变成了身价过亿的武打明星,达成了自己的心愿,也算是成功逆转了人生的轨迹。

据香港媒体报道,释彦能在香港的豪宅价值过千万,片酬也是一飞冲天。

贤能一炮而红后啊,他也一直没忘记自己的家人。

他回到老家,帮父母尽了孝,还努力改善家人的生活条件。

这会儿,释彦能也挺关心慈善的事儿,经常向那些贫穷地方送些物资啥的。

他她也在给乡村女子足球队出力,帮忙推动基层体育运动,还努力让中国传统武术走向世界,搞得挺有意思的。

面对这些热爱功夫的年轻人,释彦能总是由衷地激励他们:

只要你发自内心喜欢,而且肯坚持,一切都还来得及。

在没有拍戏的日子里,释彦能依旧坚持每天进行高强度的训练,确保自己保持良好的状态,迎接每一次新的角色挑战。

回想释彦能的成长历程,他觉得习武最珍贵的收获就是学会了修心,还培养了他永不放弃、不断超越自我的勇气。

至于那段受委屈的改名经历,现在由释永信掌控的幕后推手也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罚。

在释彦能的眼里,释永信并不能算是少林寺的代表人物。

他一直以自己曾是少林寺的弟子为骄傲,即使被迫换了名字,释彦能当初还是坚持参演《新少林寺》。

他一直把推广少林武艺和传播正面能量当做自己的责任。

至于那些搞坏少林寺名声的家伙,自然会受到应有的惩戒。
 
举报收藏 0打赏 0
 
更多>同类资讯
  • zifu
    加关注0
  • 没有留下签名~~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用户协议  |  隐私政策  |  版权声明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蜀ICP备2025144751号-1
Powered By DESTOON